党史、新中国史深刻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责任与担当。要深刻认识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的本质内涵,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中找寻胜利源头、汲取经验教训、凝聚意志力量,充分发扬革命精神和斗争精神,进而扛起新时代的使命担当。...[详细] 时间:2019-12-04 16:20 查看:697次 标签:曾建君新中国史党史高尚品德
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而西方民主是以“投票”为标志的“一次性”民主、“消费性”民主,一旦投票完成,就相当于商品已经售出,民主成为只是在议会中、政府里讨价还价的筹码。中国共产党始终追求真实全面的民主,在长期奋斗中,不仅领导人民争取政治权利,而且坚决保障全体...[详细] 时间:2019-12-04 16:19 查看:254次 标签:张磊民主政治人民民主制度建设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害死人,首先是政治上的危害大,它就像一堵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从而严重侵蚀党的根基。充分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多样性和变异性,摸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不同表现,才能与其作坚决斗争。...[详细] 时间:2019-12-03 11:22 查看:409次 标签:李锦斌制度建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构建中国特色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是建设数字时代信息矩阵的前提,服务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创新。更是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矩阵的基础。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建设与健全,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的根本保障。...[详细] 时间:2019-12-03 11:17 查看:491次 标签:全媒体互联网创新管理
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能力,使更加成熟定型完善的制度体系持续发挥作用,展现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才能不断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详细] 时间:2019-12-03 11:17 查看:370次 标签:马怀德依法治国国家治理治理能力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既是一种红色基因,连接着历史与现实,也蕴藏着无穷力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攻坚克难、一往无前。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为人民服务,就是自己的“特长”。...[详细] 时间:2019-12-03 11:09 查看:297次 标签:马祖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民服务担当精神
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风是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的方法论基础。学习教育要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贯穿全过程。边调研边学习边对照检查,在调研中深化理解和感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详细] 时间:2019-12-03 11:08 查看:382次 标签:韩宪洲马克思主义学风历史使命感政治责任感
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人民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无论是理论创新、实践创新还是制度创新,都要紧紧围绕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激发人民主人翁精神、最大限度释放人民创造活力来展开。...[详细] 时间:2019-12-03 11:07 查看:1050次 标签:田培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首创精神人民主体地位
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通知,要求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为主题教育重要内容。学习这些光辉篇章能够使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我们党先进的政治属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质,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发扬革命精神和斗争精神,...[详细] 时间:2019-12-03 11:04 查看:705次 标签:毕耕党史国史初心使命为人民服务
通知指出,近年来,脱离实际、盲目兴建景观亮化设施,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在一些地方特别是贫困地区、欠发达地区城镇建设中都有所发现,不仅造成国家财力和社会资源的浪费,而且助长弄虚作假、奢侈浪费的不良风气。要充分认识这些问题的危害性,坚持实事求是...[详细] 时间:2019-12-03 11:03 查看:415次 标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面子工程主题教育专项整治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是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基本依托。国家治理体系是国家制度落实到国家治理中的具体化、实体化。...[详细] 时间:2019-12-03 11:02 查看:235次 标签:陈锡喜国家治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治理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高质量发展就是主要依托于改革行动实施宏观调控的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就在于以推进各种基础性改革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条件、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详细] 时间:2019-12-03 10:58 查看:378次 标签:高培勇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体制机制
共建是共同参与社会建设,要求突出制度和体系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共治是共同参与社会治理,要求树立大社会观、大治理观,打造全民参与的开放治理体系,是社会治理的关键;共享是共同享有社会治理成果,要求社会治理的成效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是社...[详细] 时间:2019-12-03 10:57 查看:683次 标签: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主要矛盾
会议指出,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全面提高机关党的建设质量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充分发挥机关基层党组织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详细] 时间:2019-12-02 14:05 查看:267次 标签:国有企业国家治理党的政治建设
《决定》系统总结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成就和显著优势,目的就是推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制度自信,使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多方面显著优势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长期保持并不断增强这些优势,是我们在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详细] 时间:2019-12-02 14:01 查看:563次 标签:曲青山国家治理制度自信制度建设
面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决定》明确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同时,从13个不同方面明确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实现的目标任务和相应的工作部署。...[详细] 时间:2019-12-02 13:59 查看:305次 标签:李宏伟两个一百年三个统一中国梦
强化“谋”的政治立场。要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决做到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和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详细] 时间:2019-12-02 13:58 查看:298次 标签:郑运旺政治立场大局意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会更加坚定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详细] 时间:2019-12-02 13:57 查看:878次 标签:沈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制度自信优越性
为何斗争,为谁斗争,都是由立场决定的。共产党人只能坚定站在党的立场上,党的立场归根到底是人民的立场,是党的立场和人民立场的内在统一。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和参与,是党敢斗能胜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详细] 时间:2019-12-02 13:54 查看:262次 标签:郑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观世界斗争精神
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之所以是制度“密码”所在,不仅因为它们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有效管用的关键因素,还因为它们都是扎根中国社会土壤的伟大制度创造。我们党带领人民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成功创立、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详细] 时间:2019-12-02 13:52 查看:341次 标签:曹平制度建设中国之治四个自信